解放初期,国内没有这门课程的教材,当时只好从前苏联引进《对外贸易组织与技术》讲义作为教材,其中,主要是介绍前苏联开展进出口贸易的具体做法。
从 50 年代中期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之后,我校作为全国唯一的一所外贸高等院校,便责无旁贷地开始探索编写适合本国国情的外贸教材。当时,一方面请具有外贸实践经验的同志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派教师去外贸公司实习或参加实际工作,在外贸业务部门的帮助下,逐步编出了一套基本上反映我国外贸业务实际的讲义。直至 70 年代中期,学校只是印发讲义,而仍无正式教材。
文革结束后,经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深入业务部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终于首次编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业务》正式教材,并于 1977 年由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发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在吸收国内外贸易实践经验和教学,科研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本课程框架和调整教材内容,相继编写了几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供校内外试用。至 1991 年,我们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正式编出了《国际贸易实务》教材。本教材于 1994 年修订再版后,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1995 年获外经贸部颁发的二等奖,1996 年在全国高校出版社畅销书评奖中获优秀奖。
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入世的需要,我们又根据国内外最新修订的有关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并结合新世纪外贸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做法,对本教材再次进行修订。新修订的教材于 2002 年再次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教材,获教育部颁发的二等奖,获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颁发的一等奖。
由于本教材是在总结国内外贸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编成的,它既符合本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且具有自己的特色,因此,被全国许多高校采用,并被外经贸部和国家人事部等主管部门指定作为培训与考评国际商务师和全国外销员的专用教材。目前,本教材累计发行量达 120 多万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