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主要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分析经济体和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开放经济的一般运行规律及其运行方式;研究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决定因素、理论模型、运行机制和政策含义;以达到可以应用理论来解释现实中的问题的目的。 “紧密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讲授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培养学生开放式思维”是本课程的定位。本课程是国际经贸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国际金融理论等内容,具体包括:比较优势理论,标准贸易模型,要素禀赋论,新贸易理论,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国际贸易政策理论,经济一体化,要素的国际流动,外汇与国际收支,汇率的决定理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调控和国际货币体系等。通过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和掌握 国际贸易赖以存在的基础、国际贸易的模式、国 际贸易的利益来源和分配、国际市场价格的决定、资本和劳动要素发生国际流动的原因和经济效应、各种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政策对本国福利水平的影响和新老贸易保护主义者的主要论点。此外,同学们还将从理论上了解:影响汇率水平的因素,政府在开放经济环境下该如何有效地使用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干预经济、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的内外同时均衡等内容。当前,中国连续多年实现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国外的经济摩擦日益增多,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学习国际经济学这门课程,有利于同学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本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和研讨、论文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既能够系统地传授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关注当前国际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老师积极地把自己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当前的热点问题引入到教学讨论中,教学内容丰富。课后安排了答疑时间。本课程还布置了大量的课后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注意引导同学们养成多思考,多阅读的好习惯。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宏微观经济学,高等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