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报告

《海关通关实务》课程历史悠久,自1977年以“海关监管”名称设课(92年更名为海关通关实务)以来,历经几代教师的辛勤耕耘,不断充实完善,现在已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示范性课程。该课程在我校作为公共基础课面向全校开设,是国内本科中唯一专门为经贸类学生设置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我们开设的课程满足了经贸类本科专业学生普遍的需求,自面向全校开设以来学生选修踊跃,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明显。与一般的通识类课程相比,该课程在外经贸课程体系中具有更大的需求空间,实属外经贸院校的“通识”课程。该课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具有鲜明特色,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显著,具有示范性和辐射推广作用。

  一、课程指导思想与定位

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确立新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材施教,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质量专业人才。

海关通关是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外经济与贸易学科体系中有重要的位置。缺乏海关通关知识的教学,在对外经济与贸易领域是不能建立健全完整成熟的教学课程体系的。培养高水平的对外经贸人才和海关通关事务人才是扩大国际经贸往来和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作为全国唯一的海关本科教学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海关管理系是满足该需求的最佳承担者。

《海关通关实务》设课的宗旨就是为了使即将在外经贸领域工作的学生掌握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熟悉相关的海关法律法规,重点了解我国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流程和我国海关通关制度的整体框架,为适应外经贸领域的工作搭建较为合理的知识架构。本课程适合外经贸相关专业的学生修读,本课程立足于进出口企业的实践环境,系统精炼地讲解我国海关的通关制度,将通关作为进出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力图更好地为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服务,为海关提高管理效率服务。

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海关管理必须遵守多边贸易规则,采取符合国际惯例,并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措施。这对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海关的提出了更高要求,海关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必须随之改变。海关通过对进出口商品的流向和商品结构的分析,合理的运用多边贸易规则,调整关税政策和关税水平,使得进口商品成本相对提高,本国的产品的生产得到合理的保护,这是我国加入WTO后,对海关提出的重要任务。作为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主体的进出口企业来说,也必须要更加熟悉海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熟悉海关的规定基本流程和海关计征关税、进口环节国内税的方法。这样才能加快通关速度,力求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企业进出口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这是我们开设海关通关实务课的目的,是中国加入WTO后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海关通关制度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经济学、法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于一体。熟悉海关通关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要求是进出口贸易企业加快通关速度,提高企业效益的前提。

目前讲授的《海关通关实务》是以讲授通关实务为宗旨,重点在通关的环节上。中国海关税则及统计目录是以《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HS)为基础编制的。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是海关正确执行国家关税政策、贸易管制措施和准确编制海关进出口统计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正确进行商品归类在进出口货物的通关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及征税都是通关的重要的一环,因此《海关通关实务》课程也应适当介绍商品归类及关税征收的有关知识,即应该把商品归类及关税实务的基本内容纳入到海关通关实务课中,但在内容上该两部分占本课全部内容的比重不宜过大,应以能满足海关通关制度的全貌为限。此外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也属大通关范畴,因此应将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作为本门课的第四部分,鉴于此部分内容属于应知要求,所以课时不宜过多。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站在企业角度研究通关手续和进出口关税的工作起步较晚,一些领域还是空白。企业迫切需要这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设立海关通关实务课将会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精通国际贸易政策、海关管理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复合人才。本课程适合为经贸类专业本科学生开设,该课程的办学定位符合我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教学要求;作为全国一流的财经类院校,我校有条件也有能力开好《海关通关实务》这门课程。

                                        > top <

  二、教学内容

《海关通关实务》课程的特点是“以适应外经贸学生特点讲授我国海关通关的实践,引导企业在遵守国家进出口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研究、利用海关通关制度,更好地为企业经营服务”。本课程结合我国实行的“大通关”战略,共设置了四部分的教学内容。做到教学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及时把教改教研成果或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的关系处理得当。

第一部分介绍进出口商品通关的整个程序和所要办理的主要手续以及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使学生能在未来的外经贸工作中,顺利办妥海关通关手续。第二部分介绍《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协调制度)及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相关知识。内容主要包括:协调制度的组成和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地位、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和子目注释;商品归类操作程序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满足报关等实际工作的需要。第三部分介绍我国海关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算、征收、缴纳和减免等各项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进出口货物的税额,以便进行进出口货物的成本核算。内容包括:中国海关关税制度概述,关税税率适用制度,海关估价制度,关税减免制度海关征收进口环节国内税制度,关税征纳制度,关税纳税争议及其复议制度。第四部分介绍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使学生能熟悉报验业务,以达到顺利通关。

本课程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首先,鉴于近年来海关不断加大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为使教学不是被动的跟在变化后面做改革的跟随者,教师要先行掌握通关制度的国际惯例,以预测中国通关制度的改革走向。同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跟踪体系,掌握海关制度改革的最新动态,保证授课内容与海关制度变革的同步变化,实现与时俱进。在课程讲授中,把教材内容与当前发生的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这样既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体现强烈的时代感,例如每年我们都会将当年全国海关关长会议的精神及时融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此外本课程组成员在讲授课程的同时,积极参与同本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使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教学和科研的互相促进,取得教学、科研双丰收的成效。这种有机结合使得《海关通关实务》课程的基础更加扎实,内容不断革新,保持了前沿性和时代性。

                                        > top <

  三、教学方式及考试考核方法

(一)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多样,既有较好的传统教学方法例如运用商品样品给学生以切身体会,又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多媒体课件,网络答疑等,还有启迪学生思考,活跃课堂气氛的案例讨论,已初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教书育人效果明显的教学模式。

1、理论部分的基本教学模式

对于本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我们采用的基本教学程序是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练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对学生在掌握知识点时易碰到的拦路虎前瞻性的加以引导。在讲授的基础上辅以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最大优点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学会如何搜集资料、利用获得的信息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一般不做肯定或否定的表态,以避免影响学生的观点。在讨论后,做适当的讲评。有时还进行课堂辩论,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一些易产生多种思考的理论问题可以根据学生对该问题的不同看法,让学生之间进行辩论。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而搜集大量资料和更深入研究有关理论,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论证的方法,活学活用。

2、操作性内容的主要教学方法

操作性较强的基本技能部分,强调学生对于有关基本技能的掌握及熟练应用。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理解、学习和掌握技能,但同时也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该技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我们主要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手段,使学生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实际工作时上手快。对于案例式教学,我们采用的基本过程是:阐明“个”案→范例性阐明“类”案→范例性地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运用训练。我们主张选取蕴含本质因素、根本因素、基础因素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范例的研究,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认识到实践理解、掌握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原理的模式。在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注意从个别到普遍,提炼本质特征,最后上升到规律与原理。

3、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利用电脑技术和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是讲授该课程采取的普遍形式。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案内容和图片示意等内容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丰富了课程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体会多媒体教学最大的好处是能直观的将难与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具体化。对此需要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花大力气。

4、网络资源建设、网络教学硬件环境和软件资源

通过基于校园网和学院网页,TAS教学辅助平台实现网络互动,学生随时与教师保持联系。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已具规模,并能经常保持更新;具备运行机制良好的硬件环境;教学材料包括大纲、讲义、课件、平时练习和测验都可以在网络条件下实现。本课程网络教学的建设能满足教学需要,在教学中确实发挥了作用。

下面将前四部分内容的相应课堂教学方法具体叙述如下。

第一部分:海关概论部分以讲授为主,随时进行课堂讨论;实务部分以案例教学为主,附有课堂练习。第二部分:协调制度分类体系理论性较强,宜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对于归类总规则各条款易发生误用内容,宜配合课堂讨论的方式。第三部分:本部分教学中强调学生必须阅读《海关法》、《关税条例》、《原产地条例》、《审价办法》《特许权使用费估价办法》等海关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原文。使学生养成学习法律原文的习惯,并逐步培养学生理解法律原意的能力。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讲,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但由于课时限制的原因,关税实务部分仍采用以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手段的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附之以案例教学,努力将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包括以举例形式对晦涩的法律条文、理论原则释义,组织部分案例分析、课堂提问和课堂讨论。同时,给学生介绍一些实际发生的案例以增加学生感性认识。第四部分以讲授为主。

(二)考试考核方法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既有平时的课堂提问、作业,又有期中的论文和期末的开卷考试。阐述如下。

1、第一部分 通关制度

因为海关概论部分不适合闭卷考试,而通关实务部分,虽然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因为选课学生各专业的都有,教学中已特别注意案例教学和实际操作的联系,而在考察时则注重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方面的提高,因此这一部分的考察采用了撰写论文及开卷考试两种形式。具体做法是准备了由20个论文题组成的论文题集,每年从中选出2个(或者由学生自拟)作为本届学生的论文考察题目在期中进行。期末考试采用了论述题的形式,事实证明论述题的形式比较适合本部分考察。具体做法是每份卷子出两道相关论述题。

2、第二部分 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

本部分的教学核心是教会学生掌握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的方法。考点主要包括对协调制度的分类原则和编排结构的把握、归类总规则的运用、注释的理解、熟悉商品归类操作步骤等方面。鉴于本部分考试必须在查阅《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的条件下进行,所以宜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既可以通过查找编码的一种题型考察多种形式的考点,也可以采用常规的题型出试题。

3、第三部分 关税实务

本部分的教学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海关关税和进口环节国内税的征收,实践性较强。因此,不宜采用撰写论文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察。同时,考虑到外经贸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实际应用,这与行政管理(海关管理方向)的学生不同。在实际办理有关海关手续时,可以随时查阅相关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和有关参考书籍,故本部分考试采用开卷考试形式。考题形式和内容基本模拟实际工作可能遇到的问题,作为本课程开卷试题的另一部分。

4、第四部分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

鉴于本部分授课时数少,相应考题在试卷中所占分值极低,选用常规的题型即可。

综上所述本课程能采用恰当的形式实现师生互动,能实行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教学,启迪学生思考;能根据课程类型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以最佳方式教学;考核方式多样合理。

                                        > top <

  四、教师队伍

本课程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职务结构合理,且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的学术队伍。目前该课程的教学人员共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讲师2人,中青年教师占60%;。在主要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二人,博士在读一人,第一梯队的三名主讲教师(郑俊田教授、刘文丽教授、何晓兵副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都是海关管理学科前沿的领军人物,都具有在国外从事研究和学习的经历;何晓兵副教授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专家库名单。为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广泛性,崔鑫生、宋衍涛、徐晨和徐伟是本课程的第二梯队教师,精通英文和海关业务知识,年轻有为,已经步入该课程的授课队列。

本课程的授课教师具有长期的本科、研究生的教学经验,理论基础扎实,科研成果较多,主持完成了多项省部级课题,发表和出版过许多学术专著和论文,相继获得北京市精品教材、大田物流奖教金等奖项。课程组教师历年来年终考核成绩优良,多人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在学生评教中名列前茅。

郑俊田教授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80年曾在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商学院进修,90年代曾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商务处工作,是全国海关报关员考试专家组副组长,目前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在海关制度的研究上趋于学科领先地位,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教育部课题《入世与涉外管理制度的变迁》、海关总署课题《全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试题库》等科研项目,其主编的《中国海关通关实务》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6年郑俊田教授创建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务研究中心并任主任。目前担任中国报关协会报关员职业标准工作委员会委员和专家组成员;中国海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海关总署领导干部竞争上岗考试专家指导小组首席专家,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何晓兵副教授有7年海关管理的实践经验,专攻关税理论方向,对关税理论与关税法律制度研究极有造诣,对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关税职能作用政策有独到的见解,其著作《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是国内唯一的海关关税方面的专著。近年来参加《海关法》、《关税条例》起草组工作,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专家库名单。

刘文丽教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从事进出口商品及《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教学与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世界银行科研项目《中国税则税目细化与子目增列的研究》,作为专家应邀参与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国家标准的审定。

本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师德好,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责任感强、团结协作精神好;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并根据课程需要配备辅导教师;中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科学合理,并取得实际效果。

                                        > top <

  五、教学条件

本课程目前已具备适宜课程发展的良好教学条件,阐述如下:

(一)教学大纲建设

教学大纲从开课初期就已编写并一直沿用。为了适应通关制度改革出现的大变化,2007年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在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除删掉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外,还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主要体现在适应大通关的新格局,并对其他内容进行了完善及更新。该教学大纲已开始使用。

(二)教材建设

郑俊田教授主编的《中国海关通关实务》,从自1994年正式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多次再版。近年来海关的政策规定变化很大,通关制度日趋完善,海关管理全面与国际接轨。为适应经济贸易领域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为满足各类专业外贸进出口公司、“三资”企业和不断增加的获得进出口经营权的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作人员掌握海关法律法规,熟悉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加快通关速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需要,重新修订、编写了该教材,并已于2005年7月由中国商务出版社作为21世纪全国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精品教材出版,并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与旧版教材相比,新增加了第二部分 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教材第10章进出口商品归类),全书的结构编排更加合理,并对其他内容进行了完善及更新。

《中国海关通关实务》(第5版,第9次印刷)是一本内容比较齐全、很实用的海关通关业务教材,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已被社会认可,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教学参考资料

海关通关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为其服务的教学参考资料有着不同于其他课程之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不断变化的。搜集教学资料必须长期、不间断地跟踪人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制定的法律规定;第二个特点是社会上不易找到与教学有关的现成资料,只能靠教师一点一滴积累,归纳汇总。

为了充实教学内容我们结合教学对课程可用的教学参考资料进行认真的搜集和整理。对于繁杂的教学资料,我们进行认真的筛选,选用与教材联系最紧密的、最新的、最通俗易懂的。海关管理专业课的教学参考资料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坚持长期、不间断地跟踪人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制定的法律规定。诸如加工贸易方面,我们就选用最新的文件规定,法律法规,一有新的规定出台,我们马上将其穿插到课程中,例如CEPA(香港与内地最紧密的经济合作)、最新版本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归类意见汇编》(世界海关组织下属的协调制度委员会做出的归类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2007年2月)。此外还将同学、学生了解海关征税现场遇到的问题,经过分析、筛选,作为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有时需要编写一些教学用案例。何晓兵副教授建立了个人的海关及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库,并保持与海关总署网页同步更新。本课程做到了并还将继续坚持教学内容与海关制度改革同步。

(四)试卷库建设

本课程期末考核适于采取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题库的建设是从2003年开始列入工作日程的,现已完成。

试题由最初的问答题和论述题两种形式,经不断的充实,形成了现在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综合计算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和论述题等八种题型的题型模式。我们把试题库建设当作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使之不断充实。每年考试都有两套试题,我们根据这些试题整理、加工,形成了由10套试卷组成的试卷库。目前每套试卷包括3~5种题型。实践证明该试卷库所含试卷的题型合理,难度适当,内容全面,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可信度,符合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求。

(五)习题库的建设

完成了内容涵盖通关实务、关税实务、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四部分内容,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正误三种题型,总计由468道题组成的习题库。习题库题量较大,涵盖知识点全面,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习题库按题型类别编排分组,便于学生课后练习及教师留作业选用。

(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情况

本课程适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我校可以提供适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教学场所,我们能编制并运用高水平课件讲课。今后需要通过课程建设完善现有的课件,使之更丰富多彩,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情况简述如下:

1、第一部分 通关实务

这一部分的课件是以讲授的内容为主,附以一些动画和图解,以达到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借助课件对所将的课程内容进行辅助说明和解释。从80年代开始,就开始使用幻灯片教学,所以现在改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课件教学,对于掌握通关制度来说是非常有好处的。

2、第二部分 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

鉴于教学内容的特点,本部分的课件以文字及框图为主要形式,放映时配以色彩多样的动画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目前的教学上看,流程图等形式比单纯文字有优势,教学效果良好。

3、第三部分 关税实务

海关专业课程的课件制作在内容上受到很大制约,难以通过互联网、其他多媒体资料获取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因此课件主要以讲授课程的提纲文字为主。对学生不容易掌握的教学内容,例如,特许权使用费的海关估价问题、货物进口时间和进口时的状态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PPT的简单动画功能制作了部分示意图或以表格将相关内容加以对比说明,从而更直观、更生动地讲授比较抽象、比较难懂的内容。从学生对使用该课件的教学效果评价来看,应当说多媒体课件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取得了比较好教学效果。

4、第四部分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

本部分的课件以文字为主要形式,能满足教学需要。

(七)优良的学术环境

本课程具备优良的学术环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唯一设置海关本科专业的院校。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该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较为完整的教学、研究体系的成熟的学科,在海关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均居于国内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该学科拥有关税研究中心、关务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依托对外经贸大学全国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和国际商法的支持,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海关通关实务课程建设的学术环境。

此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拥有大量图书、期刊和资料,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完善的多媒体教学条件,为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创立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及设备保证。

                                        > top <

  六、课程特色及优势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该课程渐成体系、独具特色。该课程以通关环节为主线,以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依据,将通关作为进出境物流链条中重要的一环,立足于进出口企业,讲述和研究我国海关的通关制度,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理论创新,而且紧密联系外经贸工作实际,做到了有理论有实际,有分析有案例,为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服务,是一门很有特色的海关专业及外经贸有关专业的课程。

(一)教学指导思想具有前瞻性

本课程立足于将通关作为进出境物流链中重要的一环为出发点,力图更好地为进出口企业的经营服务,为海关提高管理效率服务。将通关作为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环节,立足于进出口企业,讲述和研究我国海关的通关制度,教学指导思想具有前瞻性。

(二)课程建设历史悠久,国内领先

本课程基础扎实,历史悠久。自1977年以“海关监管”名称设课(92年更名为海关通关实务)以来,该课程不断充实完善,现在已是一门成熟的、 具有特色的课程。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三)本课程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在我校是作为公共基础课开设的。经检索,发现我校开设的《海关通关实务》是国内本科课程中唯一为适应经贸类专业学生的普遍需求而设置的课程。其他学校所开同名课程极少,且均是作为主要专业课程设置此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必然为各自的专业服务。我们开设的课程填补了高校为满足本科经贸类专业学生普遍需求设课的空白。相比之下我们开设的课程具有更大的需求空间,有在经贸类专业推广的远大前景。

(四)教材在国内影响大

本课程的教材成熟,教学资料丰富。1994年在国内首次正式出版《中国海关通关实务》教材,然后多次修订再版。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国海关通关实务》新编本(2005年)是在我国“入世”后,国际贸易体制、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政策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出版的,反映了时代的特点。

(五)优良的学术环境

本课程具备优良的学术环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国内唯一设置海关本科专业的院校。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该学科已发展成为具有较为完整的教学、研究体系的成熟的学科,在海关管理及相关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均居于国内无可争议的领先地位。该学科拥有关税研究中心、关务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依托对外经贸大学全国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和国际商法的支持,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海关通关实务课程建设的学术环境。

(六)《海关通关实务》内容领域独特

该课程涉及领域广泛,包括:

1、海关管理理论与制度。海关管理学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对海关管理理论与制度的研究,我们主要侧重于海关通关制度的研究。如何使通关制度促进贸易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与国际惯例相衔接,这正是该课程关注的焦点。

2、关税管理。是海关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税较之其他税种更为复杂,在国际上有通用可比性。

3、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是海关对进出口货物正确执行关税政策、实施贸易管制措施和准确编制海关统计的基础和保障,是通关的重要的一环。因此《海关通关实务》课程也应适当介绍商品归类的有关知识,即商品归类的基本内容是海关通关实务课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4、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制度。报验是大通关的一环,其基本内容也是海关通关实务课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

(七)教学参考资料独具特色

海关通关实务教学参考资料的第一个特点是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对象。搜集教学资料必须长期、不间断地跟踪人大、国务院和海关总署制定的法律规定;第二个特点是社会上很难找到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只能靠教师一点一滴积累,搜集案例,向在海关工作时的同事和现在在海关工作的同学、学生了解海关征税现场遇到的问题,经过分析、筛选,作为教学中使用的案例。

(八)课程建设规范完整

本课程曾被列入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并以很好的评价被合格验收。课程建设资料保存完整,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课件、试题库、试卷库等。对该课程具有示范作用。

(九)第一梯队的三名主讲教师均居各自学科领先地位

三名主讲教师在海关管理学科都是知名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都是站在学科前沿的领军人物。主讲教师郑俊田教授在海关制度的研究上趋于学科领先地位,近年来主持完成了教育部课题《入世与涉外管理制度的变迁》、海关总署课题《全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试题库》等科研项目。主讲教师何晓兵副教授对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关税职能作用政策有独到的见解,有专著《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是国内唯一的海关关税方面的专著,近年来参加《海关法》、《关税条例》起草组工作,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专家库名单。主讲教师刘文丽教授长期从事进出口商品及《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教学与研究,精通协调制度,对该制度理解深刻。近年来主持完成了世界银行科研项目《中国税则税目细化与子目增列的研究》,参与审定了协调制度国家标准,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归类专家之一。

 

附录: 主讲教师教学和科研成果一览表

姓 名

专业技术

职务和学位

所授课程

主要教学和科研成果

郑俊田

教授

学士学位

本科生层次:

《海关管理实务》、《海关通关实务》、《海关英语》、《国际海关组织与公约协定》等,其中《海关通关实务》课程是1992年首次在全国本科非海关专业教学中开设,填补了此项本科教学的空白。

研究生层次:

《海关管理研究》

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前身),80年曾在加拿大圣玛丽大学商学院进修,90年代曾在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商务处工作,任商务一等秘书。自87年以来先后担任海关管理系副主任,主任,目前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在海关领域享有盛誉,任全国海关报关员考试专家组副组长,中国海关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关学会天津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务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在海关制度的研究上造诣精深,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在会上宣读论文。其论文多次被中国海关学会评为优秀论文。2001年11月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田物流奖教金。

主要成就:创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税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创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务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创立海关学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小组并任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长期从事海关管理的教学与研究,精通我国海关法律、法规与海关制度,学术地位居于学科领先水平。

一、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

(一)主持的课题:

1、编写全国海关报关员资格考试试题库(海关总署课题,题库负责人,主要撰稿人,总编审,承担20万字的撰写,已于1998年完成整个题库)

2、海关通关制度改革及其效益分析(课题负责人,1999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科研课题)

3、入世与涉外管理制度的变迁(教育部课题,课题负责人,2004)

4、2003-2008商务部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课题负责人,2004商务部政策研究课题)

5、“人才强商”战略规划(课题负责人,2005商务部政策研究课题)

6、全国商务领域人力资源指标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2006商务部政策研究课题)

(二)主编及编写的教材

1、《报关实务教程》(主编,担任20万字的编写,2000年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解析》(主编,担任30万字的编写,2000年中国行政学院出版社)

3、《中国海关通关实务》新版(主编,30万字,2005年中国商务出版社)

4、《报关员资格考试教程》(海关总署教材编写组编委,主要撰稿人,2002年中国海关出版社)

5、《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应试指南》(主编,撰写35万字2003年中国档案出版社)

6、《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指南》(主审,2002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7、《领导科学》(2006年4月,中国商务出版社)

二、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

1、海关通关制度改革势在必行,独著,《中国海关》2001(1)

2、入世对中国海关的影响,第一作者,《中国海关》2001(8)

3、实行大通关,加快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步伐,《求索的足迹》论文集。2002年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4、官德建设的重要性,《海关研究》2003(1)

5、关于海关的依法行政问题,作者,2004年海关学会论文集

6、实践三个代表,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作者,《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1)

7、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构建和谐海关,中国海关学会2005年论文集

8、文化作用的方式及其启示, 第二作者, 《中共杭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10)

9、公共利益轮岗,作者,《理论探讨》2005(8)

10、加入WTO后的中外文化对应,第二作者,《理论探讨》2004(10)

11、认识市场经济,提高执政能力,作者,《国际商务》2006(8)

12、科学精神与科学良知,第二作者,《中共浙江市委党校学报》2007(2)

三、出版的专著:

1、《中国当代制度文化建设》(2004年2月,中国商务出版社)

2、《管理要素的理性思考》(2004年10月,中国商务出版社)

3、《中国涉外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2005年2月,中国商务出版社)

4、《海关管理研究》(2006年5月,中国商务出版社)

刘文丽

教授

学士学位

《海关管理商品学》、《商品学》、《协调制度归类基础》、《协调制度归类》(第二学士学位)、《海关管理实务》、《海关通关实务》等

一、主要教育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

(一)主要教学研究领域:进出口商品及《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教学与研究,熟悉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状况,参与进出口商品名称与编码协调制度国家标准的审定工作。

(二)编写教材

1、《中国海关通关实务》(2001年1月)(副主编)

2、《海关管理商品学》(1996年)(总纂及主编)

3、《报关实务教程——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修订版)(2000年)(副主编)

4、《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试题详解》(2001年1月)(副主编)

5、《商品归类基础》2004年修订版主编

6、《商品归类基础习题集》2005年主编

(三)曾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大田物流奖教金”。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学术论文:

1、《商业返品物流管理初探》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11月第6期

2、《大量陈列法在超市经营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01年第9期

3、《浅析欧美连锁超市规模的巨型化趋势》商场现代化2001年第10期

4、《浅议提高地方政府的的行政经营能力》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0期

5、《家乐福在东亚的扩展战略及对我国零售商业的影响》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商贸经济2002第4期

6、《项目可行性研究在行政审批制度下的异化及对策》(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第1期

7、《试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收录于《求索的足迹》2002年

8、《地方政府的行政经营职能初探》收录于《求索的足迹》2002年

9、《美国零售商业的返品物流管理》《商场现代化》2004年5月第5期

10、《日本的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我国的对策》2005年12月《内蒙古统计》

三、主要主持的研究课题:

世界银行科研项目《中国税则税目细化与子目增列的研究》 2001年6月

何晓兵

副教授

硕士学位

本科层次:

《关税理论》、《海关概论》、《关税实务》、《海关估价》、《关税制度》、《海关通关实务》、《海关管理实务》

研究生层次:

《关税理论与政策》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理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海关管理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1989年在天津海关工作,曾任副主任科员、关务监督。1992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4年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999年-2000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修改起草小组工作,并同时完成《中国海关关税法律制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专题研究报告(世界银行资助项目);2000-2001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修改起草小组工作。被国务院法制办列入专家库名单,被关务研究中心聘为高级关务顾问。

一、 教材

1、《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1993年10月,与他人合编。该教材1994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经济类一等奖,1999年修订版任主编),2007年已修订出版第三版;

2、《中国海关通关实务》(2001年1月)(副主编)

3、《中国关税实务》2002及2004年修订版主编

二、主要发表的学术论文

1、《论关税的纳税环节》(《海关研究》1994年第2期);

2、《关税缴纳制度的探讨》(《海关研究》1994年第5期);

3、《论货物通关程序-兼对“错发货”的对策的法律思考》(《海关研究》1997年第5期);4、《论关税纳税义务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

5、《关于关境概念的再认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三、主要主持和参与的研究课题

1、《关于中国海关税则设立第98章的可行性研究》(世界银行项目,任课题组负责人)

2、《中国海关关税法律制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的专题研究报告(世界银行资助项目)(参与人)

四、其他著论

1、《中国税务百科全书》(1991年12月,词条撰写人);

2、《关贸总协定大词典》(1993年3月,词条撰写人);

3、《海关实用全书》(1993年,撰写部分章节);

4、《世界主要国家关税政策与措施》(1998年)(任编委并撰写第一部分美国第四章和第二部分欧盟);

5、《中国大百科全书》(海关卷)任关税分编副主编并撰写部分词条(大百科出版社)。

崔鑫生

副教授

博士学位

本科生层次:

《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货币政策与金融管理》、《海关管理商品学》、《海关通关实务》;

研究生层次:

《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公共选择与公共政策》。

担任行政管理系主任

一、主要研究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公共政策、制度变迁理论、技术转移与知识产权战略

二、主要科研成果和课题:

1、《论企业的职业道德管理》,《中国商人》, 1996年 第一期

2、1997 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授予发明专利一项,专利号 ZL 96 2 12340、4

3、《借鉴国外经验,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劳动部课题, 1998 年

4、《报关员实务教程》, 2001 年,中国海关出版社,参编

5、《 H、S、 多媒体教程》,成果形式为计算机软件, 5 张光盘, UIBE 资助项目

6、《历届报关员考试试题解析》, 2000 年,中国海关出版社,参编

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影响与对策》,劳动部重点课题, 2001 年

8、《中国关税政策研究》,世界银行课题, 2001 年

9、《入世后中国外贸制度的演变与创新》,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2002 年

10、《〈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 2002年, UIBE 资助

11、《资产评估》,教材, UIBE 资助,主编

12、《报关实用手册》, 2002年,中国海关出版社

13、《 2002 年全国报关员复习考试指南》,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2年

14、《充分发挥政策工具的作用――美国知识产权政策研究》,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年

15、《中国海关通关实务》,中国海关出版社, 2005年,精品教材

16、《利益分配――一个制度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框架兼对诺斯制度演进模型的补充》,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 2004年

17、《中国涉外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年

18、《协调制度与我国应用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年

19、《管理科学精要》,电子工业出版社,译著, 2005年

20、《中国行业协会发展方向探究》,《中国行政管理》, 2004 年第 12 期

21、《专利权的商业议价能力》,《知识产权》, 2005 年第 2 期

宋衍涛

副教授

博士研究生

本科层次:

《公共管理学》、《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比较政治制度》、《政治学原理》、《国际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海关通关实务》

研究生层次:

《冲突政治学理论》

代表性论文:

1、《论政府机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中国行政管理》2007(4)

2、《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的三种模式》,《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6)

3、《开放社会的民主冲突逻辑》,《江苏社会科学》2003(6)

4、《论政治冲突》,《学习与探索》2003(1)

5、《政治冲突与西方政体设计》,《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4)

6、《政治决策的成本和风险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4(4)

7、《行政冲突的价值分析——公共管理模式的新探索》,《公共管理学报》2005(2)

8、《社会冲突控制与和谐社会建设》,《齐鲁学刊》2007(1)

9、《政治民主与政治参与的互动关系研究》,《晋阳学刊》2007(2);

10、《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理论导刊》2006(12);

11、《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综述》,《探索》2005(4)

12、《论政治冲突的表现形态》,《河南大学学报》2006(5)

13、《政治合作与政治冲突的互动关系研究》,《北方论丛》2005(1)

14、《马克思主义政治冲突思想研究》,《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4)

15、《“大国政治的悲剧”逻辑结构的脆弱性——评约翰·米尔斯海默的“中国威胁论”》,《东北亚论坛》2004(4)

16、《冲突政治学体系的形成》,《南京社会科学》2003(11)

17、《政治权力的实现模式、整合及其变革》,《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

18、《和谐社会的涵义解读》,《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7(2)

代表性学术著作:

1、《冲突政治学理论》,专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科学社会主义通论》,第三卷,参编,人民出版社,2004年

3、《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西方当代政治学名著导论》,参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徐晨

讲师

硕士学位

本科层次:

《公共政策》、《财政管理学》、《海关通关实务》;

研究生层次:

《财政管理研究》、《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一、主要研究方向:财政制度与海关制度。

二、近期主要教学、科研成果:

1、2000年,主编《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填制指南》,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2006年再版;

2、2000年,《关于中国海关税则设立第98章的可行性研究》(世界银行项目,主要参与者);

3、2001年,参加编写《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教材》,中国海关出版社;

4、2002年,主编《海关行政法概论》,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年再版;

5、2002年,“入世元年回头看”,《中国海关》;

6、2002年,“论我国的汇率管理”,《求索的足迹》论文集,中国对外经贸出版社;

7、2002年,对外经贸大学校级课题“海关管理专业法规信息库建设”(主要参与者);

8、2004年,商务部政策研究课题《2003-2008商务部干部人才队伍规划》(主要参与者);

9、2004年,对外经贸大学校级课题“行政管理专业公共财政课程建设”(主要参与者);

10、2004年,对外经贸大学校级课题“海关进出口报关单填制模拟课程建设”(主要参与者);

11、2004年,对外经贸大学校级课题“法学概论课程多媒体建设”(主要参与者);

12、2004-2005年,教育部社科基金课题“入世后我国涉外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主要参与者);

13、2005年,商务部政策研究课题《“人才强商”战略规划》(主要参与者);

14、2005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学习指南暨应试技巧》,中国商务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主编;

15、2005年,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部课题“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研究”(主要参与者);

16、2005年,对外经贸大学研究生部课题“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与调整”(主要参与者);

17、2005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国海关通关实务》,中国商务出版社,编委;

18、2006年,商务部政策研究课题《全国商务系统人力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主要参与者);

19、2006年,《海关管理研究》,中国商务出版社,副主编;

20、2006年,《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考前冲刺》编委,分册主编;

21、2006年,2008北京奥运会进出境物流监管的应对机制研究,北京市“十一五”社会科学基金课题

22、2007年,《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编委;

徐伟

讲师

硕士学位

本科层次:

《海关监管实务》、《海关通关实务》、《海关调查》

一、主要研究方向:海关通关管理制度。多次到海关现场调研,对当前海关的通关作业改革情况,我国海关对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的变革的情况,尤其是入世后我国在海关管理与进出境国家管制方面所做的调整均有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二、主要教学及科研成果:

1、主编了全国外经贸院校高职高专统编教材《报关实务》,2002年出版,2004年再版。

2、参加编写了《报关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材》、报关员考试通关部分的相关习题集、校级教材《海关稽查实务》稽查实务部分等。

3、参与完成教育部课题“入世后我国涉外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负责其中海关管理制度部分。

4、参与完成校级实验课题“海关管理多媒体法规数据库”,负责程序设计及资料收集。该数据库主要用于建立海关法规的查询平台。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