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报告

一、 课程发展沿革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的基础理论部分,是金融专业的入门课程。传统的货币银行学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的20年代初。标志性成果是美国经济学家豪德沃斯(J.H.Holdsworth)的《货币与银行》(Money and Banking)。该书以银行为中心,以货币、信用、银行和国际收支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当时较为完备的货币银行学体系。

我国传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始于1957年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货币信用学》课程。当时,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从前苏联引进的,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即《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学》和《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学》。《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学》所使用的教材是从前苏联引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学》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在前苏联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教材基础上改编的。该模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开放,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体系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发展。标志性的变革有两个:一是实现了从“货币信用学”向“货币银行学”的演化,二是完成了“两个并轨”的改革。

1、从“货币信用学”向“货币银行学”的演化

适应经济、金融的改革开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潮流推动下,《货币信用学》课程在内容上也开始了更新。国内主要高校的金融类专业在货币、信用和银行三部分构成的传统《货币信用学》框架中,加入了有关金融市场原理方面的内容,逐渐趋近西方的《货币银行学》结构体系,并将课程名称变更为《货币银行学》,最终在80年代后期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货币银行学原理》、《中国社会主义金融理论》和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经济为背景的《西方货币银行学》三门课程并存的货币银行学教学模式。

2、课程内容的并轨改革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逐步在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由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过渡,经济运行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的转轨,在理论上也逐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体现市场经济的金融机制,本身并不存在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内在要求;金融的国际化,使货币、信用、证券、保险等融资性交易突破了国境界碑的限制,以金融国际化为核心的经济全球化得到了广泛而迅速的发展,从而使得金融制度与业务的国别差异越来越模糊了;金融的深化,产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得金融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金融的高科技化,意味着现代科学技术与金融业务的广泛融合,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为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工具所取代。这一切变化,决定了金融制度与业务逐渐与国际趋同,客观上要求金融理论及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

于是,《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始了“两个并轨”的改革,即东西方并轨和社会主义部分和资本主义部分并轨。各高校先后将《货币银行学原理》、《西方货币银行学》与《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三门课程合并为《货币银行学》一门课程,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将《货币银行学》课程纳入了经济类学科的核心课程。与此同时,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形成了以现代宏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当代中国经济为背景、反映现代金融理论前沿的《货币银行学》课程。

                                       > top <

二、 课程指导思想与定位

(一)对金融学科发展的理解和把握

金融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学科。20世纪初,当纸币取代金属货币、货币制度与信用制度融为一体时,金融学就已经形成了。传统的金融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货币、信用、银行三个方面,并侧重于货币流通规律、资金融通的一般性研究。进入20世纪30-40年代,凯恩斯主义兴起,使货币政策、金融调控等宏观经济学内容纳入了金融学研究的范畴,将金融理论与宏观经济分析结合在一起,为国家运用金融手段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基础。之后,弗里德曼、卢卡斯等人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在国际货币领域,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国际货币体系经过不断调整和重组,在经过了浮动汇率制之后,逐步形成了区域性跨国货币联盟的格局,这些变化极大地丰富了金融学的教学内容。

但对金融学科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微观金融学学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随着国际货币制度的改变,全球性的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浪潮兴起,金融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迅速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层出不穷。反映在金融学科领域,金融经济学、公司财务、投资学等课程体系形成并构成微观金融学的核心内容,为现代金融学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

金融领域的上述发展变化,反映在金融学科的发展上,就形成了货币学——货币信用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学的发展脉络。

因此,现代金融学不仅仅只能侧重宏观金融运行和宏观金融政策,也不能只局限于金融市场、资产定价、公司理财等微观金融领域,而应该是宏观金融学与微观金融学的统一。

(二)金融学科体系的构成

为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我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2002年10月,我院完成了中国金融教育基金的立项课题《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2004年,该课题的主要的研究成果《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获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同年,本课题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本课题的负责人为吴军教授,郭红玉教授是本课题的三名参加者之一。

本课题的完成,使我们对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势、金融学科的发展方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本课题还比较研究了经济学院模式的金融学和商学院模式的金融学,根据金融学科在我国发展的历史特点以及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实践,我们提出了建立金融学院模式的金融学的设想。我们认为,在我国应建立宏微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相统一的金融学科,即金融学院模式的金融学。将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分成三大模块,即货币经济学(Monetary Economics)、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和金融组织学(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货币经济学主要研究货币流通与经济运行的关系,体现的是宏观金融学的研究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市场均衡,利率和汇率的形成,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货币政策及其在宏观层面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国际金融的制度安排与国际宏观政策的协调等。

金融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微观层面的金融活动,研究投资者行为和金融产品的交易。货币银行学以资本市场和公司财务为核心,包括投资学、投资组合理论和金融工程学等内容。数理金融的内容也包括在这一部分。

金融组织学侧重对间接融资领域的研究,教学和研究的内容主要是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包括金融中介理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经营,金融机构营销政策和手段,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理论研究和现实操作,此外,关于外汇交易与管理、国际信贷与国际结算、跨国银行管理,金融监管与法规等也是这一部分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吴军教授于2002年9月30日以“着力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为题,接受了《金融时报道》的长篇专访,系统地阐述金融学科建设以及金融人才的培养问题。郭红玉教授为本课题撰写的分报告以《关于金融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为题目,发表在2002年第1 期的《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上,以《应对WTO挑战加快金融人才培养》发表在2002年6月7日的《光明日报》上。我们对金融学科的理解以及三个模块的划分收录在2003年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02年中国金融发展报告》中,并被其他院校在讨论学科发展中多次引用。

(三)《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金融学科内涵的发展变化以及外延的扩大,必然反映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同时也会影响到《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我们认为,《货币银行学》在金融学科体系层次中的作用有两个:首先,为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金融问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其次,为金融学专业和非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金融学框架,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本专业将要学习的内容建立起一个框架性的概念,在具体专业课的学习时能够把握其在金融学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整个学科体系,而非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金融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但是,金融学科的发展使《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专业的基础课具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如上所述,金融领域的发展使金融学科的课程体系越来越庞大、复杂,如果仍坚持用一门《货币银行学》来涵盖金融学的全部知识,不但课时无法保证,由于知识本身固有的衔接性,,初次接触专业课的学生也无法全部接受。对这一点,我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给予了充分的考虑。

(四)《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情况

作为金融学院,我院非常重视《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我院于2003年3月向学校申报了《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课题,并获批准。随即组建了《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课题组。课题组已于2005年12月完成了校级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的建设工作,并通过了项目鉴定。目前,仍然由本课题组负责申报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项目。

                                       > top <

三、 教学内容

本课程定位为金融学专业以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保留了原来的货币、信用和银行的内容,同时加强金融市场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分量。我们按着货币与信用——金融市场与利率——金融机构体系——对外金融关系——货币供求及其均衡——货币政策及其效用——金融创新与发展——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来设计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涵盖了有关货币基础知识、融资方式和融资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金融体系构成和主要业务、对外金融关系、货币供求与货币政策、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等方面的金融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构成要素和主要业务活动,理解和掌握货币供求理论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初步了解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在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2章,重点介绍货币、信用和金融市场等基本范畴和基本知识;第二部分是第3、4章,集中介绍金融机构体系、利率原理;第三部分是第5、6、7章,重点阐述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对外金融关系;第四部分是第8、9、10章,主要介绍货币需求与供给、货币均衡与总供求、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第五部分是第11章,介绍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们把握如下两点原则:

(1)仍然强调货币、银行在本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因为,无论从历史上还是逻辑上,货币与银行都是金融业的源头和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都是在银行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了解货币、信用、银行等就无法理解货币与经济的关系,也难以理解现代金融学的发展。

(2)扩大金融市场等微观金融的内容,但视角则是宏观层面的。《货币银行学》讲授金融市场理论一方面是使学生了解金融学科发展的脉络,具有从总体上把握学科框架的能力,另一方面了解金融运行的微观基础,更好地理解货币的性质与职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金融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等等,至于金融产品的设计开发、资产定价和风险管理、公司理财等微观金融的具体内容则由相关课程讲解。

                                       > top <

四、 教学方式方法

《货币银行学》属于应用性学科范畴。随着长期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探索,授课的教师已经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保留传统课堂教授的基础上,还采用多媒体、研讨和论文写作等方法,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一)课堂讲授与互动讨论结合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听课。教授《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师熟练传统授课方式,对授课内容非常娴熟。在讲课过程中,可以灵活主动,深入浅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随着课堂教学方式的逐步多样化,我们还一直在探讨和摸索教学互动的方式,增加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问,例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向老师提出若干问题,有的教师鼓励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学习小组,自拟题目或由老师出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进行课前十分钟讲演等。

这些作法均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热情和学习热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观察现实问题的敏锐力和演讲能力,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二)课堂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

根据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时遇到的困难,我们在教学时利用我院的“行长论坛”等学术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适当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写作小论文,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提升了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们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们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案内容和图片示意等内容用投影多媒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即丰富了课程内容,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网络互动答疑,时刻与教师保持联系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国际互联网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以国际互联网为核心的网站技术的应用已经可以与传统的互动沟通相媲美,因此,学校建立了教学辅助平台,2003年我们开始网上互动答疑系统,使教师与学生时刻保持互动联系。

教学辅助平台的设立与运用为教学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第一,方便学生时刻与教师进行沟通。学生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将自己在平时遇到的问题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这种方式弥补了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沟通不连续的缺陷,达到了学生与教师之间连续沟通的效果,而且在网络的答疑记录可以让所有同学受益。第二,便于形成完整的互动知识体系。答疑记录将学生的问题和教师的回答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可以形成独立的教学知识库,对课堂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第三,在远程教育中,《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通过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与社会互动,既传播知识,又使教师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掌握社会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根据教学安排,2007年暑假我们将更新远程教育《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材和课件,使之更好地服务社会。

由郭红玉、何丽芬和孙东升三位老师主讲的《货币银行学》课件和编写的教材,在2006年已被中国人民银行选为行内员工的培训教材。

                                      > top <

五、 师资队伍

我院有一支知识结构优良、梯队合理的《货币银行学》教学队伍。

课题负责人吴军教授,是金融学院院长,从1982年起一直主讲本课程,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一直从事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方面的研究,著述丰富。吴军教授是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北京市金融学会副会长,与国内外金融实业界、学术界和金融管理部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能紧跟本学科的最新前沿问题,从而能够从总体上保证本课程的科学性和前沿性。郭红玉教授从1988年开始教授本课程,长期从事财政金融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与教学和实际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发展动态、教学规律有着深入的研究。陈涛副教授、孙东升副教授、何丽芬副教授和王剑峰博士均长期讲授本课程,但由于每个人的研究方向不同,分别从可以从货币理论、金融实务、货币协调、金融监管、财政政策、宏观调控等方面丰富和充实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承担教学任务的六位教师中,有教授两位,副教授三位,讲师一位,年龄结构分别在50岁、40岁、30岁三个年龄阶段。其中,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有两位,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的四位,另外两位为在读博士。吴军教授和陈涛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货币理论与政策、郭红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财政货币理论与政策、孙东升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商业银行与货币合作、何丽芬副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王剑峰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税收理论与实务。六位老师中三位有在国外学习考察的经历。

吴军教授和郭红玉教授长期承担中国人民银行的干部培训教学任务,并曾经长期承担人事部经济师考试《货币银行学》的命题工作(目前这项工作已移交我院其他老师),吴军教授曾为中组部编写干部经济知识系列教材中的《金融基础知识》;郭红玉和何丽芬两位老师一直承担教育部《货币银行学》成人教育考试的命题工作,并作为专家参与内蒙古银监局的干部招聘工作,两位老师还承担我校远程教育学院的《货币银行学》,以及相关课程《金融市场学》和《中央银行学》的教学任务;孙东升老师、郭红玉老师曾多次为金融机构和解放军院校等单位开办过金融学方面的讲座活授课;郭红玉教授于1996年还承担和完成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一个的学期《货币银行学》的授课任务。此外,本课题组的教师还长期承担我校高职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科金融学专业的学位审核工作也由我院的学位委员会承担。

吴军教授2001年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郭红玉是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讲教师大多参与了《货币银行学》教材和相关书籍的编写。他们大多都是金融学专业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主要力量。课题组成员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在金融学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和出版过不少学术论文和著作。教师们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成果是保证《货币银行学》成为精品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主讲教师的主要教学和科研成果请参考附录。)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有的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有的年轻有为,锐意进取,紧随学术前沿,各显特色,相得益彰。总之,本课程的

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理论基础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学术成果多,教学经验丰富。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师资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学术梯队已经形成,是一支整体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为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准备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吴军,男,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现任职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1995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1 年毕业于云南财贸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货币经济学—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

主要教学课程: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货币经济学、现代金融理论与政策

主要学术成果:

(一)专著

1、《紧缩与扩张 — 中国经济宏观调控模式选择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操作与实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年。

(二)教材

1、《货币银行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主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2、《中央银行学》,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3、《中央银行学》,主编,金融学科“九五”规划重点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6月;

4、《金融基础知识》,主编,中宣部党政干部培训教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6月;

5、《中国现代货币银行学》,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

(三)论文

1、《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区域性差异分析》,《西安金融》,2007年第3期;

2、《中资银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完善治理与功能再造》,《中国金融》2007年第5期;

3、《商业银行的制度转换与功能再造》,《农村金融研究》,2007年第2期;

4、《中国金融:“否定之否定”的改革与发展路径》,《中国金融》,2006年第17期;

5、《信贷质量、货币数量与金融稳定》,《中国金融》,2005年第23期;

6、《金融风险的资源理念》,《中国金融》,2005年第15期;

7、《金融制度的激励功能与激励相容度标准》,《金融研究》,2005年第6期;

8、《经济波动与金融的宏观调控》,《金融研究》,2005 年第10期;

9、《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四界中国金融论坛集,2005年4月;

10、《经济转轨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2期;

11、《前瞻性、独立自主性和灵活性 — 2003 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评析 》,《金融时报》, 2004 年3月5日;

12、《金融格局的变化与金融的宏观调控 》,《经济学动态》,2002 年第 10

13、《稳健货币政策的理论思考 》,《金融研究》,2002 年第 11 期 ;

14、《2000 年中国货币政策与银行业增长热点展望》,《农村金融研究》,2000 年第 1 期;

15、《通货紧缩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农村金融研究》,1999 年第 4 期;

16、《货币流动性不足是通货紧缩重要成因》,《金融时报》, 1999 年 7 月 10 日;

17、《“ 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基本思路 》,《金融研究》,1998 年第 1 期;

18、《外汇储备的供求机制与管理体制 》,《金融科学》,1997 年第 3 期;

19、《我国外汇储备水平分析》,《金融时报》,1996 年 4 月 12 日;

20、《论我国转轨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金融科学》,1994 年第 4期。

(四)课题

1、主持的课题《加入WTO与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获2004年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

2、《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3、主持教育部211课题: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金融机制,已于2006年结项;

4、国家社科基金:金融制度的功能变迁与我国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转换,已于2006年结项。

郭红玉,女,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现任职务:金融系主任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2004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8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85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

主要教学课程:货币银行学、货币经济学、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

主要学术成果:

(一)论文

1、扩大内需还需打开思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03.26

2、“亚元”梦想缺乏文化认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7.10

3、能源危机中的妥协与合作将成为2006年的主旋律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01.06

4、储蓄过剩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11

5、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协调配合 中国流通经济 2005.07 6、国债财政金融双重职能的理论基础 金融时报(理论版) 2003.05.19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同名转载 财政与税收 2003.07

7、央行货币政策:扩张抑或紧缩 证券日报 2003.06.30

8、反洗钱的利益机制分析 中国金融 2003.03

9、反洗钱中的经济学 国际金融时报 2003.08.01

10、中国经济增长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金融时报(理论版) 2003.04.15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的金融创新》 西南财大出版社

11、亚洲货币合作与人民币战略 2002.11

12、应对WTO挑战加快金融人才培养 光明日报 2002.06

13、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2.03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同名转载 2002.06

14、关于金融学专业学科建设的思考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 2002.01

15、《直接融资的兴起、效应和问题》 价格理论与实践 1997.06

16、1992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 金融研究 1992.02

(二)专著和教材

1、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路径研究(专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09

2、国债宏观经济效应研究(专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5.06

3、货币银行学(编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09

4、货币金融学(主编)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3.08

5 、《货币金融学》(主编)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2.08

6、《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操作与实施 》(合著),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08

7、《金融博士》(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1998 .07

8、《股份制与股份有限公司》 人民出版社 1993.05

(三)课题

1、《货币经济学》课程建设,2005年结项,主要参与者,课题来源本校;

2、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路径研究,2005年结项,负责人之一,课题来源教育部;

3、《货币银行学》精品课程建设,2005年结项,主要参与者,课题来源本校;

4、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2002年结项,主要成员,课题来源中国金融教育基金,2004年,课题报告获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同年,本课题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本人为获奖者之一;

5、《货币银行学》远程教育课程,2002年结项,课题负责人,课题来源本校。

(三)课题

1、作为主要撰稿者之一的课题《加入WTO与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获2004年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优秀论文奖;《中国高等金融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2005年6月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国家教育部课题《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路径研究》。

3、参加教育部211课题: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的金融机制,该课题于2006年结项。

陈 涛,女,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2004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8 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5 年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税收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政策

主要教学课程:货币银行学、财政学、比较金融制度

主要学术成果:

(一)专著和教材

1、《多目标: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专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9月。

2、《货币银行学》(吴军主编),参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3、《金融学》(黄达主编),参编,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二)论文

1、《多目标: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的现实选择》,《金融与经济》,2006年1月,转载于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5期;

2、《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美、日的比较》,《经济纵横》,2005年第11期;

3、《健全信用制度: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制度保障》,《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3期;

4、《中国多目标约束下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经济学动态》 2004年6期;

5、《中国转轨时期货币政策分配性效果的分析》,《海南金融》 2004 年 1 期;

6、《浅析“热钱”流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中国外汇管理》 2003 年9期,转载于《金融与保险》 2003 年第 11 期;

7、《对转轨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整功能的思考》,《济南金融》 2003 年9 期;

8、《对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再思考》,《宁夏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6 期;

9、《消除金融市场分割约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金融与经济》 2002 年3期;

10、《利率市场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金融教学与研究》 2002 年 2 期。

孙东升男,副教授,经济学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

现任职务:银行管理系主任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金融专业获经济硕士学位

吉林财贸学院金融系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货币理论与实践、商业银行管理

主要教学课程: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信托与租赁等

主要学术成果:

(一)教材

1、《金融》,主编,中信出版社,1998 年出版。

2、《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年2 月出版。

(二)论文

1、《关于我国信托业务创新的思考》,《金融体制改革》,1996 年 9 月;

2、《制度环境、制度创新与制度变异》,《金融科学》,1998 年 2 月;

3、《金融实名制度: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经济问题》, 1999 年2月;

4、《欧元诞生对日元国际货币作用与地位的影响》,《现代日本经济》 1999 年 2月;

5、《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解决对策》,《经济体制改革》 2000 年 2 月;

6、《个人信用调查体系》,《农村金融研究》, 2001 年 4 月;

7、《汽车信贷风险与防范》,《农村金融研究》, 2003 年 9 月。

何丽芬,女,副教授,经济学在读博士,硕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199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金融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金融系货币银行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9年9-10月:参加德国中央银行主办的国内外货币政策研讨会;

2000年7月:参加教育部高教司 《中央银行学》骨干教师培训班;

2004年9月至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市场学

主要教授课程:货币银行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银行学等课程

主要科研成果:

(一)教材与译著

1、《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操作与实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2、《货币金融学》,参编,教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2年8月;

3、《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译著,中信出版社,2004年1月;

4、《金融监管学》,参编,教材,2005年。

(二)论文

1、《委托代理链的脱节—简析证券投资基金的内部人控制》,《中国证券期货》,2000年第2期;

2、《传统存款业务》,《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9期;

3、《存款业务创新》,《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10期;

4、《存款定价》,《农村金融研究》,2001年第11期;

5、《股市与债市缘何“跛行”》,《证券时报》,2002年11月8日第10版;

6、《企业改制与融资方式的选择》,《北方经济》,2003年第12期。

(三)课题

1、《金融博士》,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科技项目多媒体课题研究,1997年;

2、《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操作与实施》,省部级课题研究 ,1998年。

王剑峰,男,讲师,经济学博士

教育背景与学术经历:

2006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2003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财政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7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信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财政政策

主要教学课程:财政学、货币银行学

主要科研成果:

1、中国税收高增长问题研究:分税种的分析视角,《财经论丛》,2007年第3期;

2、税收与GDP的相关性问题探析,《财政与税务》,2007年第2期;

3、准公益性行业税收政策研究――以水利行业为例,《涉外税务》, 2005 年第 7 期;

4、我国立体式住房金融体系的构建与住房供给保障体系的完善,《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5 年第 6 期;

5、水资源费性质探究,《北京水利》, 2005 年第 10 期;

6、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税收政策体系构建,《新疆财经》, 2005 年第 10 期;

7、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结构有效性的一个验证,《当代财经》, 2004 年第 3 期;

8、流转税影响个人收入分配调节的分析研究,《财经研究》, 2004 年第 7 期;

9、《企业风险管理》(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8 月;

10、贷款人逆向选择行为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财经研究》, 2003 年第 11 期。

                                       > top <

六、教学条件

学校和学院对本课程一贯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货币银行学》课程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现将主要的教学资料介绍如下:

1、教学大纲建设

我院于1995年编写出《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为了适应新的金融形势,做过几次修订。随着中国的“入世”和金融学科的发展变化,在完成《加入WTO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的课题之后,我们根据课题成果对教学大纲重新进行了修订。新的教学大纲除了删繁就简和改掉一些陈旧过时的内容外,重点强调了《货币银行学》的中国视角,适当扩大了微观金融和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内容。新教学大纲于2003年底完稿,开始使用。

2、教材建设

长期以来吴军教授、郭红玉教授和孙东升副教授均编写过不同版本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也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使用过。后来,我们又先后选用了黄达教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货币银行学》,曹龙骐教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金融学》。

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上述教材或多或少有作为本院本科生教材不适合的地方,如有的教材史料翔实、内容丰富,但教材内容或编排体例不是针对本科生的教学要求,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逻辑不是十分明确和突出,内容分析深入浅出不够;而有的教材内容过于庞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学习时间内,学生很难全面把握教材的整体框架和内容等。于是,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主要使用自己编写的教学讲义和课件,将上述两本教材作为参考教材推荐给学生。经过反复试用和征求意见,在讲义基础上编写的新教材《货币银行学》,2006年已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使用情况良好,获得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优秀教材一等奖。

我们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主要立足于本科教学,其特点与我们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一致的。第一,立足本科教学。由于近年来金融领域的快速发展,新的理论、新的业务不断涌现,反映在教材上,就是部分教材的内容不断扩张,为追求体系完整而导致教材规模膨胀。我们将教材定位于财经类本科教学用书。《货币银行学》通常是学生接触的一门专业课程,我们力图使教材的内容做到简洁、清楚,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理解能力得条件下,能够学懂并掌握。使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后续的《国际金融学》、《银行管理学》、《金融经济导论》、《货币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形成体系上和难易程度上的衔接。

第二,扩大了金融市场等微观金融的内容,但视角则是宏观层面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金融运行微观基础的了解,更好地理解货币的性质与职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金融制度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等等,至于微观金融的具体内容则由相关课程讲解。

第三,强调中国经济的分析视角。本教材力求将现代金融理论与中国实践融合起来,避免将西方金融理论与中国金融发展实践割裂开来的做法。

第四,使用方便。为便于教学使用。在每章前,有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章后有小结,关键概念,思考题和案例分析。

3、试题库、试卷库建设

根据对教学效果测试的需要,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货币银行学》课程了标准化的试题库体系。由于各位教师均承担着多头的教学任务,其中包括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不同的学位层次,本专业、相关专业、远程本科、中国学生、留学生等不同的专业或不同的教学对象,必修课、选修课不同的课程要求等等,需要的试题量很大,而且难易程度和要求不同,加之情况不断发展变化,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试题和充实试题库内容。因此,试题库和试卷库德建设将是我们一项长期的工作。

4、优良的学术环境

目前,我院拥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位授予权;学院下设金融系(专业)、金融工程系(专业)和投资系(专业)和金融研究所。有较强的经济学,货币经济学,国际金融学、金融经济学、金融工程学和财政学的研究能力,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机构和商业性金融机构,与金融研究门和兄弟院校有着深入的交往和学术往来,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同时,我院的教学和学术活动也一直得到来自本校的其他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并与之保持着良好的协作关系。这些都为《货币银行学》的课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图书馆拥有众多比较齐全的金融领域的中英文图书、期刊和资料,为教学和研究提供了资料支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拥有完善的多媒体教学条件,我院还建有金融工程实验室,这些都为创立更新更好的教学模式提供了设备条件。

                                       > top <

七、课程特色

总结以上内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性。我们在教学中力争作到使本课程既系统反映金融学的既有知识体系;又立足于继承和发展,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注重不通层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务实性。我们在教学中力争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使本课程在全面、系统介绍基本理论的同时,联系中西方金融发展与最新变革的实践,尤其注重结合中国转轨时期的特殊政治经济背景,通过丰富的、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数据、图表、实例等,比较中西方金融运行的差异,力求突出本课程的务实性与中国经济分析的视角。

(3)新颖性。我们力在教学中争做到使本课程较多地吸纳国内、国外最新的被实践检验能够成立的学术思想和理论观点,以期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了解较为前沿的金融学动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开放性思维。

(4)相关性。由于我院对金融学科的教学内容按照货币经济学、金融经济学和金融组织学三个不同的模块进行划分,使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比较清晰,避免了不同课程,如《货币银行学》与其他后续课程,以及本科生与研究生不同层次在教学内容上的重复交叉,同时,也防止将《货币银行学》封闭和孤立的倾向,注意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货币银行学》课程一直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好评。优秀的教学效果,为学生打下了金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初步基础,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金融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条件。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