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考 文 献

第一章

1、陈世润、陈晨新,中国60年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经验,《探索》,2009年第5 期。
2、李俊,要素视角下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新思路,《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10 期。
3、周天勇、张弥,对外开放推动的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动力,《国民经济管理》,2009年第9期。
4、张二震、方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国民经济管理》,2009年第2期。
5、项本武,中国对外开放战略:成就、挑战与调整,《宏观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6、何亚东,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历史沿革与内涵调整,《国际贸易》,2008年第2期。
7、崔炳强,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商业时代》,2009年第11期。
8、张鸿,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竞争优势的变动趋势与战略选择,《国际商务研究》,2008年第3期。
9、钱栋霖,科技兴贸战略下的我国外贸出口的促进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期。
10、赵晓晨,利用加工贸易技术扩散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研究,《财贸研究》,2006年第4期。
11、蒋满元,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及其波动特征探讨,《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第11期。
12、张鸿,关于中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思考,《国际贸易》2009年第3期。
13、何莉,中国对外贸易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财经科学》2010年第2期。
14、张晓静、王子先,我国外贸发展模式及其政策取向的转变,《宏观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5、刘志永,对外贸易中贫困化增长问题及对策分析,《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2期。
16、石碧涛、张艳丽,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研究综述,《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7、佟家栋,中国对外贸易收支顺差未能有效解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国际贸易》,2008年第1期。
18、张曙霄、孙莉莉,中国对外贸易外部区域结构失衡问题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第2期。
19、隆国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之探讨,《国际贸易》,2008年第12期。
20、赵惠娟,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18期。
21、沈四宝、沈健,积极推进区域贸易安排是我国外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年第11期。
22、刘旭,进口中应研究解决的若干政策问题探析,《国际贸易》,2007年第10期。

第二章

1、杨志龙,国际分工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当代经济(下半月)》,2009年第3期。
2、李卫华,国际贸易理论的重新审视,《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年第9期。
3、栾文莲,贸易全球化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财贸经济》,2004年第12期。
4、付鞍安,西方国际贸易理论比较与综述,《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年第11期。
5、吴丹,国际贸易流量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新进展,《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6年第9期。
6、刘艳婷,浅析新国际贸易理论,《当代经济》,2007年第3期。
7、叶华光,指导中国对外贸易理论的重新审视,《商业时代》,2007年第24期。

第三章

1、黄晓玲,《外贸、外资与工业化——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徐徐、邱云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7期。
3、张军,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关系发展的实证研究,《经济经纬》,2008年第6期。
4、熊晓琳,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理论前沿》,2009年第6期。
5、徐元,技术进步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第四期。
6.张军,技术创新与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企业经济》,2007年第8期。
7、许名勇,我国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发明与创新》,2007年第9期。
8、熊晓琳,对外贸易与工业化进程关系的实证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第四章

1、朱冬梅,《对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的思考》,《经济纵横》,2001年第8期。
2、杜荣,我国对外贸易政策60年变迁探析,《经济纵横》,2009年第8期。
3、吉宓,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寻求自主性的战略路径—以中国外贸体制改革为例,《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8年第9期。
4、卢荣忠,入世后我国进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构想,《现代财经》,2003年2期。
5、佟明亮,关于我国私营企业参与对外贸易的思考,《商业研究》,2004年第14期。
6、谢贵荣,国有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出路,《现代管理科学》,2005年第4期。
7、夏玲玲,我国外贸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商场现代化》,2009年14期。
8、谢娟娟,后危机时代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取向探索,《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12期。
9、陈波、张俊修,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外贸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10期。

第五章

1、马德才,入世与我国《对外贸易法》的完善,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4期。
2、沈四宝、马其家,《对外贸易法律制度若干问题》,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5月。
3、沈木珠,WTO法新发展与我国外贸法的完善,《国际经贸探索》,2005年第3期。
4、杨洪,从《外贸法》的修订看WTO规则对我国对外贸易基本法律的影响,《理论月刊》,2005年第8期。
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列》,2001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进出口条例》,2001年。

第六章

1.朱远程、汤建军,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贸易税收政策,《北方经济》,2007年第21期。
2、刘应元,中国关税政策及效应分析,《北方经济》,2006年第3期。
3、赵丽丹、司增绰,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改革历程考察,《经济界》,2009年第2期。
4、杨雄飞、朱燕浅,谈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商业时代》,2009年第11期。
5、罗秦,论提升我国税制的国际竞争力:基于对外贸易的视角,《税务与经济》,2010年第1期。
6、章宇娟、吴玲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海南金融》,2009年第1期。
7、毛向南,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中国经贸》,2009年第16期。
8、李健,人民币加快升值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国际贸易》,2008年第6期。

第七章

1、卢荣忠,入世后我国进口行政管理体改革构想,《现代财经》,2003年第2期。
2、黄锡生、曾金金,论中国对外贸易经营资格审批制改革,《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3、卢小平,从审批制到登记制,民企进出口大飞跃,《大经贸》,2008年第二期。
4、诸浦生、毛雅君、戎文琦,我国海关原产地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上海海关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余波,WTO贸易便利化背景下我国海关通关管理的对策研究,《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2期。
6、匡增杰、凌定成,我国海关实施贸易便利化的困难及对策,《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9年第9期。
7、虞慧兰、朱丽芳,从贸易政策和目标的角度谈我国原产地规则的完善,《北方经贸》,2003年第7期。
8、杜兰莎,WTO《原产地规则协定》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时代经贸(学术版)》,2008年第2期。
9.陈立芳,整合贸易外汇核销系统完善核销监管,《科学之友》,2008年第2期。
10.李亚新、陈宇、郝承勇,入世后外汇管理工作的新思路,《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11.李瑶,探析服务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思路,《中国外汇》,2008年第11期。

第八章

1、张为付、武齐,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实证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12期。
2、聂平香,利用外资对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商务部网站,2006年6月15日。
3、王认真,国际贸易投资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现代经济探讨》2008年第4期。
4、张楠,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研究,《北方经济》,2008年第21期。
5、龚晓莺,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及其演变趋势,《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6、汪素芹、姜枫,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7、陈左、苗馨、张箭峰,论中观层面的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互动,《亚太经济》,2003年第4期。
8、万长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及对中国的启示《当代经济》,2009年第5期。
9、黄海燕,积极实施对外投资战略,《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第10期。
10、董今飞、郭继鸣、牛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的国际比较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9年第1期。
11、刘阳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征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
12、高力,对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9期。
13、彭继民,走出去战略与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国民经济管理》,2008年第9期。

第九章

1、姜鸿,《进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3年第7期。
2、龚睿,浅析我国对外贸易中技术引进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经贸》,2009年第18期。
3、张惠玲,浅谈近二十年来我国技术贸易进出口内容的变化,《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4期。
4、胡景岩,提高技术引进水平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国际贸易》,2007年第2期。
5、黄烨菁,开放条件下的技术进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6、陆晓芳、葛宝山、孙琪,信息不对称对我国技术引进的影响及对策,《经济纵横》,2007年第5期。
7、钱栋霖,科技兴贸战略下的我国外贸出口的促进研究—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例,《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3期。
8、沈亚军、王宁,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企业经济》,2006年第5期。
9、刘欣,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10、郭峰濂、盛水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国际贸易》,2006年第11期。
11、郭丽峰、刘彦、朱星华,影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因素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11期。

第十章

1、车文立,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第7期。
2、曹晨曦、徐玲敏,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研究,《经济师》,2009年第7期。
3、陈文玲,我国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国际贸易研究》,2009年底6 期。
4、殷凤,世界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期。
5、李瑞琴,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财贸经济》,2009年3期。
6、程南洋、杨红强、聂影,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8期。
7、卢现祥、马凌远,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潜力研究,《中国软科学》,2009年9期。
8、潘菁、刘辉煌,我国知识型服务贸易对外开放度的实证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3期。
9、沈玉良、汤海燕,新一轮服务业开放的政策选择,《国际贸易》,2007年11期。
10、赵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及应对措施,《经济师》,2009年第9期。
11、何骏,中国发展服务外包的全面透析,《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7期。
12、董展眉,全立新中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策略研究,《商业研究》,2009年2期。

第十一章

1、黄满盈,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财经科学》,2009年1月。
2、唐宜红、徐世腾,欧盟对华皮鞋反倾销的政治经济分析,《国际贸易》,2007年第1期。
3、郑辉、张捷,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基于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的分析,《财贸研究》,2009年第1期。
4、何泽荣、徐艳、傅瑜,中美贸易失衡的经济理论分析,《财经科学》2009年第10期。
5、刘威,陈继勇,中美高技术产品贸易顺差的原因及其调整,《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6、马成三,中日贸易相互依赖关系的变化,《国际贸易》,2004年第8期。
7、江瑞平、竺彩华,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和中日经贸关系的影响,《和平与发展》,2009年4期。
8、张天桂,CEPA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效应的实证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1期。
9.左连村,CEPA条件下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发展,《学术研究》,2006年2期。
10、王峰,澳门回归后的对外贸易结构,《国际经贸探索》,2009年第12期。
11、黄蝶君、庄丽娟,中国与东盟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8年8期。
12、吴艳、蒋旭华,中国与东盟国家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版权所有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