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大 纲
课程名称: 中国 海关通关实务 点击下载
学时学分: 36课时(每周2课时) 2学分
主讲教师: 郑俊田 何晓兵 刘文丽
所在学院名称: 人文与行政学院海关管理系
所在学系名称: 海关管理
授课对象: 本课程为全校非行政管理专业(海关管理方向)本科学生开设
先修课程: 国际贸易实务
课程性质: 选修
课程简介:
该课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进出口商品通关的整个程序和所要办理的主要手续以及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使学生能在未来的外经贸工作中,顺利办妥海关通关手续。第二部分介绍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 HS )。协调制度是适用于海关税则、海关统计、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濒危物种保护、原产地判定等多方面需要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内容主要包括:协调制度的组成和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地位、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和子目注释;主要类、章的商品范围及归类原则和方法。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协调制度商品归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满足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国际贸易、报关等实际工作的需要。第三部分介绍我国海关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算、征收、缴纳和减免等各项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进出口货物的税额,以便进行成本核算,同时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遵守各项海关法律、法规。内容包括:中国海关关税制度概述,关税税率适用制度,海关估价制度,关税减免制度海关征收进口环节国内税制度,关税征纳制度,关税纳税争议及其复议制度。
参考教材: 《海关通关实务》 暂定名 待出版
实施方案:
1. 考核方式: 论文及 开卷考试
2. 出勤要求: 缺勤不得超过总课时的四分之一。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分为三编。
第一编通关制度,介绍进出口商品通关的整个程序和所要办理的主要手续以及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时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使学生能在未来的外经贸工作中,顺利办妥海关通关手续。
第二编协调制度归类,介绍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简称协调制度( HS )。协调制度是适用于海关税则、海关统计、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濒危物种保护、原产地判定等多方面需要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内容主要包括:协调制度的组成和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地位、特点、作用及相互关系;归类总规则;类注、章注和子目注释;商品在协调制度的分布框架及其相互关系;商品归类的海关行政管理。协调制度 21 类商品的归类将依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海关行政管理重点的变化选讲 。 本部分的难点在于把握归类总规则运用条件。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协调制度商品归类基本原理,以满足国际运输、进出口商品检验、国际贸易、报关等实际工作的需要。
第三编关税实务,介绍我国海关关税,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的计算、征收、缴纳和减免等各项规定,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进出口货物的税额,以便进行成本核算,同时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遵守各项海关法律、法规。内容包括:中国海关关税制度概述,关税税率适用制度,海关估价制度,关税减免制度海关征收进口环节国内税制度,关税征纳制度,关税纳税争议及其复议制度。
4. 课时安排:
本课程为学期课,宜安排滚动教学全年授课。每周2学时,总计36学时,18周。
第一编 通关实务 6周
第二编 协调制度归类 5周
第三编 关税实务 6周
考 试 1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