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课程建设
德国文化》课程建设报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德学院 李伯杰

•  课程指导思想与定位

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跨文化交流涉及到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学习外语,或是从事涉外行业,了解异文化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而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一个异文化产生的过程特别能够解释这个异文化的现状,如果想要较深入地了解一个异文化的现状,就必须了解其历史。而且通过了解异文化及其历史,我们也可以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

长期以来,外语专业教学中存在一个通病,这就是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没 有介绍相应的文化背景,使学生缺乏对于文化大环境的深入了解,从而造成对于某种文化的认识停留在表面上、流于肤浅的状况,导致学生素质难以提升的局面。目前外语言专业普遍开设的概况课、国情课主要介绍一个国家目前的一般状况,以数据、数字为主,无法使学生了解某种文化是如何产生,又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从而导致这种文化具有其现在的形态,造成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况。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基于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改变外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窄的教学理念,我于 1996年建议经贸大学中德学院开设《德国文化》的课程。

《德国文化》课程本着素质教育的理念,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充分考虑到学术发展带来的观念的变化、各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提出的挑战,把“大文化”的理念灌注到课程中,使学生学了这门课程后对德国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了解,便于理解目前德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在同德国人接触时可以从容应对;而且给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强劲的后劲,给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这门课程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通过德国文化的发展、变化来说明一个道理,即文化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的,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无论发达与否,任何一个文化并不是一开始具有现在的形态,德国文化同样如此。德国文化在历史上经历了很多波折以后才达到了近代和现代的辉煌。所以这门课程除了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之外,也着力说明德国的文明之路也是崎岖坎坷的,他们的条件也并不优越,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对于克服一部分学生的崇洋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从 1996年初开始着手准备《德国文化》的课程,并得到了学院的大力支持。至1999年中,讲义准备就绪,并于1999年秋季学期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德学院德语系本科三年级开设了《德国文化》的课程。这次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反映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德国文化》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诸多宝贵的经验。

根据教学实践反映出来的问题,以及这个领域在国际学术界的最新发展,也因为教学对象的不同,尤其是学术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德国文化》在侧重点、具体内容的取舍、叙述的视角和方法也有别于过去的文化概念,极大地拓展了文化的范围,不仅仅侧重思想史和艺术史的叙述,而对于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层面上的文化问题,以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给予了大量的关注。本着面向社会、面向实践的宗旨,本课程充分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涉外的实际要求,致力于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用现代的视角来把握历史。

本课程针对外语类学生的特点,避免过分追求学术性和完整性,避免大而无当的全面介绍,而是用几个重大问题构成一条主线,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用来追踪说明这几个重大问题。例如,本课程着重叙述了所谓“德意志特殊道路”的形成过程,剖析了这个独特现象的历史根源,阐述了这一特殊的历史发展轨迹给德国及世界带来的灾难性的后果。其次,本课程针对我国社会目前的发展状况,对工业化给德国人心态带来的巨大影响进行介绍和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我国现代化的进程的参照系,帮助学生对我国目前发展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以避免为学习而学习、尤其是食洋不化的弊病。第三,本课程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比较侧重德国语言的发展与德国文化整体发展的内在关联,着重介绍德语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现代德语的由来,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更全面深入地提高语言水平。第四,对于中国人理解德国文化的难点,本课程也予以充分考虑,比如西欧及德国历史上的“封建制”与中国封建社会的区别、君主专制与中国帝制的区别、西欧历史上的等级制同中国古代社会的异同、等级制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等,都予以解释,以避免学生对德国文化的误读。

在讲授时,本课程充分考虑到外语类学生的现状,针对学生相关课程少的实际情况,避免流于细节而丢失整体,避免过多地纠缠于理论,而是做到深入浅出,把理论化为实例,即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来叙述,在保证学术性的前提下,有深度而又听得懂,这一点尤其得到了学生充分的肯定。教学实践表明,设置这门课程最重要的目的基本达到,即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了解了德国发展的过程,破除了盲目崇拜西方的心理,知道了一个道理,即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增强了对我们国家、民族的自信心。

教学实践还表明,许多学生对德国文化、德国文化史产生了兴趣,而且还主动学习欧洲文化史,以便把德国文化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语境中来理解。其次,学生对许多当代德国的现象有了比以前深刻的理解,对德国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台阶,“以史为鉴”的编撰理念得到了实现。例如学生反应,现在不只是对德国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有了比以前较深入的了解,而且对德国的经济、社会问题的根源也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了为什么同属西欧国家而德国工人的罢工特别少,德国人为什么惯于服从。

在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最大的感受是必须把学术性和通俗性进行有机的结合。在这一点上,本课程避免了一般情况下因为注重学术性而很容易产生的一个弊端,即为保证学术性而放弃学生的接受状况 ,学生没有感到枯燥无聊、因而产生厌学的心理。

本课程不是单纯地介绍德国文化史,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从中国人的视角出发来审视德国文化。针对我国学生理解德国文化的难点,本课程并不是照搬德国人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而是在叙述和介绍的过程中针对我国学生的信息量和思维惯性逐一解答这些问题。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之后,会有“原来是这样”的感慨。

经过几轮教学实践,这门课程已经成形。随着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任课教师及时向学生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进行总结和改进,对内容进行了增删。根据中国学生的知识结构加进了大量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待德国文化的内容,

•  教学内容

《德国文化》以德国文化史为基本脉络,从德国文化的源头讲起,一直讲到当代,历时二千多年,全面地介绍德国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力求突出德国文化在不同时代之间的连续性,以凸显德国文化的发展轨迹,以便读者可以更加清楚地发现德国文化的特点,在有限的篇幅内做到重点突出。在叙述的过程中,力图从我们的视角出发来看待德国以及西方,避免西方中心论对我们的干扰。

文化是人类一切创造活动及创造物的总和,本课程以这个定义为宗旨,不仅仅从政治史或艺术史等一个或两个维度出发来看待德国文化的发展,而是从政治、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领域多角度、以及这些领域的相互碰撞而产生的结果出发来看待德国文化,力求从中勾勒出德国人的心态。所以这门课程对于“文化”的理解并不仅仅集中在文化的高级层面,除了艺术史的叙述之外,对于表现在政治、军事、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等层面上的文化问题同样给与高度关注,重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人的生存状态的变化。随着学术研究的发展,以及我国学术界与国际的接轨,学术界对于“文化”的理解已经大大拓展,对于文化的概念一般都作广义的理解。

《德国文化》力求全面地介绍德国的文化成果,但是同时突出德国历史的特点,即所谓德国的“特殊道路”是怎样形成的,又怎样导致了法西斯主义这样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德国人的特殊心态是怎样产生的?与欧洲邻邦相比,德国人为什习惯于服从?德国人为什么被称为“诗人和哲人的国度”,这个称号后面隐藏的是骄傲还是悲哀?德国人为什么纪律性强?德国产品何以在世界上享有如此高的声誉?本课程把德国人的心态的产生和成型作为贯穿本书的红线,力图使学生对于德国文化、德国问题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不但给读者提供德国文化史上重要的年代、人物、事件等基本史实,而且力求给读者一个关于德国文化的清晰的概念,便于读者更加准确、同时也比较容易地把握现代德国,了解德国在欧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在讲述过程中,课程除了一般介绍德国文化的发展之外,特别强调几个对于德国文化乃至欧洲文化影响特别大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

德国立国的基础。德国立国的基础与法国不同,在帝位的继承问题上,德国采取了选举制而非世袭制,这就给德国后来的分裂埋下了伏笔。

德意志国家的神权性质。神权国家并非为德国所特有,但是德国因为政治分裂而导致罗马教廷在德国的势力特别大,所以神权在德国的意义就远远大于在许多西方国家。

等级制度。等级制也并非德国的专利,但是正是因为德国的政治分裂而导致德国的封建制持续的时间特别长,在德国社会中等级制的作用也特别大。其后果就是德国市民阶层的疲软,没有能力同贵族进行较量,所以德国的政治现代化的努力均告失败。

宗教改革对于德国政治分裂的促进作用和对于德国人心态的塑造作用。宗教改革并不仅仅是一场宗教运动,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和文化事件,德国皇帝“虚君”的状况进一步加剧,民族国家的形成的道路上又增加了一个障碍。马丁?路德的“两个王国”的思想对德国人“顺民心态”的养成所起的作用。

德国历史上三十年战争对于德国民主化进程的阻碍作用。三十年战争使德国的发展被推迟了一个世纪,德国因而成为“迟到的民族”。

1848年德国的政治变革的努力失败后,德国的统一不得不采取“自上而下”方式进行,从而导致德国国内保守势力的过分强大,给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纳粹德国给现代德国留下的精神负担。第三帝国的种族灭绝政策在人类历史上的警世作用,现代德国为了偿还道德债务而作出的努力。

最终达到的教学目的:了解德国文化的全貌,了解德国文化与西方其他国家文化的异同。

•  教学方式和方法

1.教学方式

本课程的宗旨是传授知识,但是强调授业与解惑的有机结合。

配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将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的来安排。教师将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分配题目,要求学生自己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以达到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将要求学生就特定的题目、根据自己查找到的资料作简短的报告,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每次新的内容出现之前,都对上一讲讲授过的内容进行总结;每次课程结束时,都布置习题和思考题,以巩固学过的内容,并预习新的内容。

为了巩固所学到的知识,本课程将进行阶段性的考核,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学生掌握的程度适当安排测验,或写作简短的论文。教师还将结合外语类学生的特点,适当安排学生阅读历史文献、文学名著片断、著名演说,并在课程的进行过程中选择相关的录音材料进行一定量的听力训练,以达到使学生既获得文化史的知识、同事又使语言能力得到提高的双重效果。

2.教学方法

本课程为讲座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融合现代教学法的优点,积极倡导学生参与讨论,在教师与学生、讲授与讨论之间形成互动关系。

引入研究型学习方法 ,研究型学习避免了教师主导课堂活动、学生被动接受的弊端,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操作能力。新学期开始时,由教师给出每次课的题目,由同学报名,组成小组进行准备。每次上课之前,由每个小组选出一到二名同学上讲台作小型报告,以此调动学说学习积极性,也以此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上课前要求学生预习相关部分,掌握基本的知识。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补充必要的信息,选取重要的事件进行比较详细的讲述,以增加信息量,并且巩固学生预习过的知识。课后要求复习,每堂课开始时都对上一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以此来应对学习历史时的遗忘问题。

互动式课堂教学。根据本课程的性质,课堂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课程将考虑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学习的效果,在学生预习、尤其是复习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把授业与解惑、知识传授与启发思考结合起来。

多媒体教学。文化的范围非常广泛,可谓包罗万象。这一特点决定了本课程在多媒体教学上大有可为。在授课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课程内容形象化,结合内容播放大量的视频及音频材料,通过声音和图形减轻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的负担,改善和巩固教学效果。

•  教师队伍

《德国文化》从开始至今,时间并不长;而且德语作为一个小语种,在人员安排上受到诸多限制,本课程的教师梯队较小。但是这门课程适应时代的潮流,满足了学生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趋势,因而受到学生的欢迎和领导的支持,已经取得了可惜的成果和经验。梯队虽然较小,但是短小精悍。

主持人李伯杰,男, 1956年出生于云南昆明。1977年考入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德语专业,获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自1986年起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德学院,1993年被评为副教授,1996年被评为教授。1990年,李伯杰的论文《诗与哲学的综合》获我国德语文学研究的最高奖项“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1993年,李伯杰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在校外,李伯杰受聘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评审委员会委员,2003年应邀担任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外国文学组评委;在经贸大学校内,李伯杰担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李伯杰同志深谙教学相长的道理,在完成繁重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始终坚持学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充分肯定,在我国德语文学的研究中,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李伯杰同志知识渊博,在学术研究中涉猎广泛,研究范围涉及文化、文学、历史、宗教和哲学等,而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德国早期浪漫派文学研究”也填补了国内德语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李伯杰同志的研究风格朴实无华,但却踏实厚重。他发表了学术论文十余篇,字数达到十万余言。他的论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得到国内德语文学研究界的一致肯定,而且都由国家一级文学研究刊物发表或由国家一级著名出版社出版,足见其研究成果的重要。除了撰写论文之外,他还有针对性地翻译出版了大量德国的学术名著,给我国的德国文学、美学研究提供了大量重要的第一手材料。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更提高,我国与外界的交流也不断增强,深入了解认识异域文化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李伯杰同志又开展了德国文化史的研究,用了六年的时间潜心学习和钻研,带领年轻教师写出了专著《德国文化史》。这部书从我国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我们对德国文化的实际需求出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知识基础,并力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受到师生的广泛欢迎,该书 2002年入选第一批“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2004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自从教以来,李伯杰教授始终没有脱离过教学第一线,担任过多种课程的教学工作,从事过强化德语、本科生基础德语、德国文学选读、德国文化史和研究生的德国文化专题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李伯杰教授始终兢兢业业上好每一堂课,并不因为授课对象的不同而有所懈怠,不因课程的熟悉而免去备课的环节,每次学生评教均获优秀。在课堂上,他把渊博的知识运用到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不但授业解惑,而且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丰富深入的文化内涵,极大地提高了课程的含金量和层次。

他在给本科生讲授“德语文学选读”期间,仔细思考了学生学习德国文学的困难所在,采取相应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不但保证了使学生通过德国文学对德意志民族的心路历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在学习德国文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德语的阅读水平,因而受到本科学生的热烈欢迎。他给研究生讲授德国文化专题课程,不但用清晰的思路把具体的事件阐述清楚,而且力图阐明德国文化的发展轨迹,说明德意志民族在历史上兴衰的成因,表明这样一个道理,即事在人为,德国的辉煌也是在各种条件的交汇下才得以产生的,只要创造相应的条件,其他民族也能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没有理由自卑。

学术成果

著作部分

《诗与哲学的综合》,载于《诗人哲学家》,周国平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年,2万4千字(本文于1990年获第一届“冯至德语文学研究奖”)

《弗·施莱格尔的“浪漫反讽”说初探》,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评论》 1993年第四期,1万1千字

《德国浪漫派批评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评论》 1994年第三期,1万3千字

《“断片”不断-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断片形式评析》,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评论》 1997年第一期,1万字

《“思乡”与“还乡”-〈海因利希·封奥夫特丁根〉中的还乡主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评论》 1997年第三期,1万字

《论弗·施莱格尔的“交友”思想》,载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评论》 2002年第四期,一万字

《施莱格尔兄弟》,载于《外国著名文学家评传》,吴富恒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年,1万3千字

《我是谁?德国犹太人的认同危机》,载于《读书》 1997年第12期,4400字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撰写德语文学部分词条二十条, 2万字

《德国文化史》,李伯杰等著, 2002年7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李伯杰主持全书的撰写、修改和统稿,李伯杰撰写部分三十三万字,2002年本书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建设立项”项目,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

译著部分

《论小说艺术》,托马斯·曼著,《抒情诗问题》,哥特弗里德·贝恩著,载于《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年;6千字

《基督教的爱理念及当今世界》,马克斯·舍勒著,载于上海三联书店《 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1991年,4万5千字

《弗·施勒格尔》,恩斯特·贝勒著,北京三联书店, 1991年,9万5千字

《雅典娜神殿断片集》,弗·施莱格尔著,北京三联书店, 1996年,11万4千字

《我需要的一点现实》,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3年,7万3千字

《关于神话的谈话》,弗·施莱格尔著,载于上海知识出版社《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 1994,8千字

《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马克斯·舍勒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年,8万2千字

《受骗的女人》,托马斯·曼著,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4,载于《世界心理小说名著选》德奥部分,5万3千字

《作为生产者的作家》,瓦尔特·本雅明著,载于《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3年,1万6千字

《论中世纪》、《启蒙运动批判》,奥·威·施莱格尔著,《新民间诗》,路德维希·蒂克著,载于《德国浪漫主义作品选》,孙凤城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3万4千字

《浪漫派风格-弗·施莱格尔批评文集》,三十万字,华夏出版社, 2004年

潘亚玲副教授, 女, 1966年出生于四川省,1984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德语系,1991年1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1993年在德国Mainz大学接受过系统的翻译理论学习和训练,并拥有丰富的德汉口笔译实践经验。此外,她在外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研究有较深的造诣。曾发表译著《跨文化交流》,主编了《中国强化德语教学论文集》,并在专业刊物和国际国内会议上发表过有关德语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的论文。她主持完成的“基础德语多媒体自学软件”系国家教育部高校外语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组项目,已通过专家验收。她主持的科研项目《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自学系统》已获北京市教委立项。主讲课程“德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和“跨文化交际”。

科研成果

独著

《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年

主编:

《中国强化德语教学论文集》(与 Wolfgang Schlenker共同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年

论文:

《授人以渔-论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载《外语研究与教学》,航空工业出版社, 2000年

《 Das Lernen lernen – ein elementares Lernziel in Intensivkursen Deutsch》 载《中国强化德语教学论文集》,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

《中德发展合作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探析》,载《交流与探索-中德学者对德中问题的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

《对培养德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想》,载《第六届两岸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台湾淡江大学出版社, 2003年4月

科研项目

《基础德语多媒体自学软件》,国家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面向 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项目”, 2001年5月通过项目鉴定

《外语学习策略与方法》(专著)被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中《外语专业教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 126101008)研究项目立项,目前该书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自学系统》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立项,项目已基本完成,等待有关部门验收。

姜丽讲师, 女, 1970年出生于长春,198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1992年获学士学位,1992年又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攻读硕士研究生,1995年获德语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7月至今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德学院。

到经贸大学任教以来,工作中兢兢业业,从不挑肥拣瘦。在教学工作,无论是培训班还是本科生的课程,她都同样认真对待,她讲授过《实用德语》,《德国国情》等课程,从 2002年第二学期开始教德语本科二年级《听说训练》。为了完成教学工作,姜丽同志备课时认真准备,虚心向老教师学习,教学水平提高很快,获得了学生的好评。

姜丽同志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工作期间,她曾长期担任教研室主任,对中德学院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工作,她感到知识不足,于是又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在职期间需要完成教学任务,此外还要完成博士课程和博士论文,目前正在德国准备博士论文。

除了圆满完成教学工作之外,姜丽同志致力于学术研究,完成多部译作,如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名著《三大师》、《德语散文精选》(合译)《悲怆交响曲》等。 1999年10月在核心刊物《外国文学》上发表论文《走近克劳斯·曼》,该论文后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2000/1)。本院李伯杰教授的指导下,姜丽同志参与编写《德国文化史》的当代部分,包括1945年第三帝国灭亡到1990年德国统一。

•  教学条件

本课程教学条件比较完备:

1.教材配套。由李伯杰教授主持撰写的教材《德国文化史》于2002年8月出版。2002年该教材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立项项目”,2004年入选“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教材”。此外,经贸大学图书馆及经贸大学中德学院图书室均有相应的德文相关书籍可供学生阅读。

2.教学科研相互促进。课程主持人长期从事德国文学的研究,从研究生论文写作开始就专注于德国浪漫派文学的研究,并取得了学术界的承认。主持人从1996年开始准备课程,1999年开始授课,2002年教材出版;此后继续德国文化的研究,从未间断。德国文学和德国文化研究的背景给课程的质量提供了切实的保证。梯队成员也是长期从事德国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而且勤奋踏实,不断上进,目前正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年内将返校任教。

3.教学条件良好。经贸大学自2001年以来,加快了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步伐,目前多数教室已具备了各种多媒体演示的功能,另外学校的语音实验室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文化课的性质决定了多媒体教学特别适用于本课程的教学。

此外,配套教材内容全面,但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给任课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践突出重点。在备课和讲授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比较容根据课时的多少抓住重点,比较自由地对内容进行取舍,课时多则可以从重点进入细节,课时少则可以略去细节,抓住重点,保证使用时主动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不至于被教材束缚住手脚。

•  课程特色

1.学科历史悠久

经贸大学德语专业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设立以来,曾经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经贸大学的德语专业适应时代的需要,迅速壮大,从一个德语教研室发展到德语系,进而发展到中德学院。目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的博士化率达到百分之二十五,开设有许多相关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与《德国文化》课程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2.课程建设资料丰富

通过长期的积累和总结,本课程已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建设体系,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参考资料、试题库、试卷库、计算机幻灯片等。

3.多媒体教学

由课程的性质所决定,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在本课程中可以得到最充分的运用,教学效果可以得到切实的保证。

4.师资队伍结构合理

教学梯队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年龄结构合理,主持人 48岁,梯队成员34岁,而且均有长期的教学经验。

 


版权所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技术支持:经华智业